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风采
邢凌东——第二十二届“淄博十大杰出青年”
发布时间:2015-06-05 11:22:02
扎根贫困山村 默默奉献青春
用富民强村的工作激情抒写人生壮丽诗篇
--邢凌东同志事迹材料
邢凌东,男,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从部队转到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工作,先后担任市人防指挥中心警报科副科长、基地管理科科长。2012年4月起,作为市直机关下派到沂源县张家坡镇任马庄村的“第一书记”和鲁山镇南水沟村的扶贫干部,入民户、察民情、顺民意、解民忧,用真心温暖群众,全力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取得了突出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连年被评为优秀“扶贫干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抓学习 强素质 迎接新的挑战
把学习作为工作的第一需要,是邢凌东同志的一贯彻作风。当年,从部队转业到人防部门工作时,面对如何尽快适应人防工作的挑战,注重学习的邢凌东,刻苦学习人防业务知识、努力掌握人防业务技能,很快就成为了人防业务的行家里手,连年考核为优秀等次,被市人防办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如今,面对从市人防办干部到担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的新挑战,他的选择还是学习。
通过分析梳理,邢凌东同志感到,当前对自己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缺乏做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经验积累,到村里工作的突破口在哪里?第二个挑战则是,自己从城里长大,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如何适应农村生活、搞好与老百姓交流沟通?再就是,掌握农业知识、熟悉农村政策,关系到能否胜任当前职务、完成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对此,他首先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党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充分认清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坚定扎根贫困山村建功立业的信念。其次,深入村居走访到户,开展调查研究,特别对两村中42个贫困户、5个五保户、11个困难党员户,9名村干部、22名致富能手重点走访,向张家坡镇、南鲁山镇政府、学校、派出所等单位了解两个村子的基本情况、熟悉具体民俗习惯及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再就是,虚心向镇领导、村干部和村里的老党员、退休干部求教,学到了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些方式方法。同时,经常向市人防办担任过区县常委、领导和组织部长的领导请教,请他们教方法、拿办法、出主意、理思路。以此,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抓党建 带队伍 注重凝心聚力
邢凌东同志坚持把开展党建工作、激活人心作为甩掉难点村、贫困落后村帽子的抓手。为夯实两个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他申请市人防办出资为村里建成了标准的党员活动室,配备了微机、购置了图书,县组织部配发了先进、实用的投影器材,让党员有专门的活动阵地。同时,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理顺两委关系、落实廉政规定、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此基础上,注重党员素质教育和发展新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邀请市人防办的领导给村里的党员上党课、讲党史、开座谈会,普及党的知识;另一方面,协调组织村里的党员到市人防办参观见学,与市人防办的党员同志结成帮扶对子;再就是,在走访群众、党员干部时,始终向他们询问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村基层组织建设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邢凌东同志认为,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动力,基层党组织只有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此,他号召党员干部要在传递政府温暖和关怀、密切干群关系上当表率、作榜样。要帮助群众、把自己的关怀传递给群众,让群众体会到温暖,感觉到希望。作为第一书记的邢凌东基本天天下村走家串户,特困户则询问疾苦,致富户则倾听经验,有脱贫意愿的农户则帮忙筹划,让村中的农户都感觉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使他们形成“政府并没有忘记我们”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让群众觉得,政府尊重他们的愿望,政府会全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从而增加了他们对自己脱贫计划的信心,乐意在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谋发展。在邢凌东的带领下,支部一班人讲团结、顾大局、守纪律、重实干精神状态明显转变。党员队伍建设也有了显著加强,一批致富带头人新发展为党员。3年来党支部新增1名正式党员,还有7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4年,沂源县委组织部组织全县组织委员到任马庄村观摩学习,该村与朱彦夫的家乡张家泉村一起,作为三个沂源县基层党建示范村之一,载入了中共淄博市委年鉴2015卷。
抓规划 谋发展 实现富民强村
邢凌东同志始终把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第一要务倾注了满腔热情。他召开支部会、村委会、党员会、群众大会,听取意见、建议;走访两个村1千多户家庭,当面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制作问卷调查,了解情况,问计于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南水沟村发展生态旅游的长远思路,并邀请市规划局的专家为该村制定了沂源县第一个乡村级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他还以市人防办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协调市人防办修建了村民健身广场和文化大院,设置了文明新风宣传栏,县宣传部配备了音响器材,使南水沟这个省级扶贫村面貌一新,促成市文明办在该村举行“市直机关助推乡村文明活动”启动仪式。以此,推动了南鲁山镇确定了一山(凤凰山)、一园(500亩桂花园)、一生态(南水沟村生态游)的北部山区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村的发展,增强该村“造血”功能,邢凌东同志东奔西走,多方协调,开拓国内销售市场,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事业部对接,推动任马庄村开展电子商务,注册农业新公司,创设实验基地,促进农产品转型升级,打入国内高端市场。以此,带动张家坡镇确立打造沂源县电子商务第一镇的战略思路。
富村必先富民,民富才能村强。为帮助村里的创业妇女解决创业资金困难,邢凌东同志积极协调市、县相关部门在资金、技术方面予以最大限度的扶持,帮助他们利用政策优势争取到了贴息贷款扶持。他还开展了“党员干部包组、党员群众包户”的结对帮扶活动,党员带头和带领群众致富与全村困难户结对帮扶,6名发展能手帮带6名困难户发展养殖和种植业。正是由于这些党员和致富能手的带动,2015年两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
抓扶贫 解民困 构建和谐山村
“要想富先修路”。3年前的任马庄村有条800米长的乡村道路,因为年久失修,下雨时泥泞不堪,行走十分不便。邢凌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立即向市人防办申请资金支持5万元另多方筹集水泥物资,用于道路硬化,彻底解决了该村车不能进驻、雨天不能行走的难题。他还委托专人到市体育局联系,为任马庄村资助1套体育健身器材,建成了村文体健身广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特别是积极协调、申请市县财政局、民政局、人防办等相关部门,筹资兴建了任马庄村老人的幸福院、山中的风雨桥、浇灌用的抗旱井、改善果园用水400余亩等等,许许多多为民办的实事,百姓们是看在心里,喜上了心头。
邢凌东同志始终心系群众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面对村里缺医少药的实际,他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邀请市中心医院20多名医护专家为任马庄村老百姓免费义诊和查体300余人次,还为该村学生赠送学习用品60余份。对不能行动的老人,他协调医护人员走家串户进行义诊。村里的老书记80多岁了,患有糖尿病综合症,脚部坏死腐烂,十分痛苦,需要用一种沂源当地无法买到的新药治疗,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跑张店、济南,终于把药送到了老人面前。当得知老人感到此药疗效显著时,他又常常自掏腰包为老人买药,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在看到学生家庭有困难时,他带头协调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成立了爱心助学团,为村中极度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了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爱心资助。这些爱心人士与困难家庭结成对子,互通来往,使资助活动常态化。同时,他还在市人防办发动职工开展献爱心活动,捐助衣被300余件套,分别送达任马庄村和南水沟村,此举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赞誉。
邢凌东同志经常自勉的说:“是党性、良心和爱心凝聚成了一颗他对贫困山区千家万户的责任心,他就是用这样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在诠释着广大下派干部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