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风采
淄博最美青年提名奖——薛涛
发布时间:2016-11-07 17:41:37
薛涛,男,30岁,新华制药104车间CPC钙化组及TMP成品组组长。13年来坚持无偿献血,风雨无阻,一万多毫升的献血量使他最终在2010年-2011年度累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面对荣誉他淡然一笑:“传递爱心,挽救生命是每一名青年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他用行动诠释了最美青年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一、缘起
献血人常说:因为有爱所以感动。
2003年的七月是薛涛成年后的第一个月,在此之前他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孕妇在烈日下身穿红色马甲,一边手拿表格,一边引导着人们填写,汗水浸湿了她的脸。人们很好奇于是问她为什么身怀六甲还要来做志愿者。只听她说:“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因为大出血多亏好心人为我献血才保住生命。现在我有了第二个孩子希望他在出生前可以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心情。”很朴实的一番话却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里。长大后作为自己的成年礼他有了这第一次献血的经历。看到红红的血液从自己的身中体流出想到它可能会成为某个人救命的那根稻草内心里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从那时每当看到停靠在路边的白色的公交车,每当看到:无偿献血,关爱生命几个大字,他总会毫不犹豫的迈开步伐。
二、升华
助人为乐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为了帮助更多人他决定坚持献血,从那时起无偿献血之路慢慢展开,13年的坚持在他的生命里留下了浓重而有力的一笔。从铜奖到金奖,他常说“献血可以挽救人的生命是件快乐的事情。”说者无意,这份快乐听起来简单却并不容易做到。还记得一个周末结束了繁重的工作在回家的路上,薛涛接到了血站紧急献血的电话,于是二话不说顾不得身上的疲惫,立刻奔赴献血站,像这样的事情在他献血的十几年中经历了多次。
作为一名新华制药的老员工因为献血经历的影响,他把这种奉献的精神也带到工作中。左旋多巴产品粒度不合格严重影响日常生产,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了整整两年的粒度数据,经过分析总结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提高了左旋多巴产品粉前粒度,被评为2012年淄博市“四.一”工程技术创新优秀项目二等奖及《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二等奖。CPC产品雅培规格一直受游离钙含量的制约未能生产,在近五年的工作中他累计加班奉献近二百天。因工作扎实和无偿献血本人在2013及2015年分别获得本厂“优秀员工”及“最美青工”。看似平凡的献血其实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品德的高尚。单纯的计量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常年的坚持却是一种品格。
三、引导和传承
薛涛的献血经历也深深的影响着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在他的带动下家人,同事,好友都纷纷献血,甚至有的人也已取得了的银奖的成绩。2013年的某一天他带领着自己的妻子来到献血车上,然而这次的意义更为不同。他的妻子即将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胎教,似乎是一种传承。人们常说八零后是祖国的未来,习主席在谈话中也多次讲到青少年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育“严”和“实”的品德。孟母三迁只为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诱惑与挑战并存。只有保持一颗最初的心,才能心中有国,心中有家。
2003年至今,薛涛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献血之路,奉献的精神似乎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他的骨髓里。平日里从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扶老人过马路,在公车上坚持让座像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他的正常反应。每当看到那一本本红色的小册子,他总是十分欣慰。爱,是一种感动;爱,是一种行为;爱更是一种习惯。当我们把奉献,把助人为乐变成一种自发行为,爱也就没有了界线。平凡的沙粒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细小的水滴也能汇聚成江海。薛涛说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仍然会坚持献血,坚持奉献,只有需要他就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人都伸出手来,无私奉献,世界将是一片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