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企业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铁路运销处团委鼓励青工技术创新 创新成果初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5-01-14 14:57:57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铁路运销处团委以“技术创新、挖潜增效”为切入点,鼓励青工技术创新,提升工作质量,降低运输成本,取得了实际效果,2014年以来,共完成QC成果15项,自主创新27项。   “抱团”创新成时尚   创新移动式擦车台、膨胀水箱水位计改造、内燃机车侧门旋转轴的改造等等,这些都是该处机务段检修车间青工李森的技术创新成果,由于采取“抱团”创新的新模式,他参与了机务段4项小改小革和1项QC创新。   为激发人人可创新、人人会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动力,该处采取“抱团”的方式,在基层各段成立了13个创新团队,对创新能手、优势资源进行整合。该处机务段检修车间就针对如何降低检修成本,成立了创新团队,确定了《降低机车小辅修成本》课题开展技术攻关,通过降低橡胶密封垫更换频繁、可拼凑部件调试、故障电灯修理改进等措施使机车小辅修费用由19000元/台次降为15000元/台次,每年可节约费用4万余元。目前,该团队已经吸收队员8人,对10余个机车检修相关问题进行了攻关。   据了解,去年来,该处13个创新团队先后对20余个课题进行项目攻关。其中“提高混凝土枕道岔维修合格率”、“降低半自动闭塞机熔丝熔断率”等15项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微创新”唱主角   “红灯亮表示收到的是正脉冲,绿灯亮表示收到的是负脉冲……”该处电务段青工马博通过在64D半自动闭塞安装两个LED发光二极管,就可以轻松确定闭塞设备系统故障的环节及故障点。这是他们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项“微创新”。   面对严峻的经济和运输形势,该处电务段把“微创新”作为挖潜增效、激发青工潜能的突破口,从小处、微处着手,鼓励各班组、各岗位进行“微创新”。岱唐班职工董登富在日常作业中发现,岱唐站信号机每两个月就要更换一次信号灯,而每次信号灯损坏的原因都是主灯丝熔断,于是他围绕“灯丝”做起文章,自行设计制作了灯泡改造机,只要3秒钟,就可以重新给信号灯开凿定位口,从而使副灯丝在调车信号机上进行连接,使灯泡得到二次利用。   电阻、灯丝、电路……据了解,在这些小物件上,该段就提出11项“微创新”,创造经济效益8万余元。   废旧物品变“宝贝”   褚屯道口是该处通往国铁的一个无人看守道口,由于设在曲线地段,道口病害较多,原有混凝土铺面韧性和延展性较差,整修次数频繁,职工没少受累,还给养护维修和安全工作带来隐患。工务段团支部利用098道口淘汰下来的橡胶铺面和8根轨枕,完成了对褚屯道口的道口铺面改造。他们通过测量,掌握好道口铺面需要的尺寸,再根据尺寸对旧物进行修复、改造、重新设计,利用橡胶铺面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完成曲线路段铺面铺设。旧橡胶铺面重新“上岗”后至少可以使用10年,线路病害可以降低50%以上,而且与购买新的铺面相比,可节省材料费用近1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