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团委

周村团区委大力推进校地共建项目

发布时间:2015-01-28 09:10:48
     自校地共建项目启动以来,周村团区委立足校地共青团实际,整合山东理工大学等周边高校资源,按照“符合校地实际、有利育才育人、促进长期合作”的原则,在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乡村文明、团的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活动共谋、效果共赢,实现校地共青团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为提高校地共青团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建设“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周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招才引智,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促进就业创业是周村区深入实施“群众满意工程”的应有之义,也是校地共青团高度关注的青年民生问题。围绕青年就业创业,一是实施青年人才引进工程。着眼于为周村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振兴崛起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联合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举办周村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为我区企业发展引进更多优秀高校人才。40余家知名企业参加,共提供岗位90余类568个,1000余名大学生参加,260余人达成了就业意向。二是建设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用人企业与山东理工大学相关学院对接,明确见习岗位、条件、人数、上岗时间等信息,适时组织大学生赴见习基地开展见习实践,引导优秀大学毕业生向地方流动。同时,规范建立一批区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帮助广大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截止目前,联合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机械工程等学院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0个,区级建立见习基地12个,提供见习岗位574个。三是开展大学生“走基层”社会实践活动。组建1支社会实践队伍,以周村古商城为重点,以“民风民俗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为题进行调研,详细了解研究周村历史文化背景,促进商埠文化的传承。暑期选派6名学生骨干到镇、街道挂职锻炼1个月,通过协助团务、新媒体维护、信息报送等工作,为基层提供人力支持。      二、投身乡村文明,为新农村建设献智献力   围绕全区乡村文明行动,以“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为目标,联合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下乡进村开展“乡村文明——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活动,累计参与服务1180人次,服务时长3740小时。一是服务村容村貌建设。组织志愿者进村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讲解卫生知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70名志愿者开展街道垃圾清理、街道装饰美化、街道庭院绿化活动。淄博职业学院艺术系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发挥专业特长,绘制了万里长城、四德宣传画、辽宁号等3幅大型墙绘。二是服务村风民俗建设。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法制、改陋习”宣传活动,40余名志愿者入户走访200户,发放爱心小药箱40个,发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反邪教等宣传单页1200余份。三是开展扶困助困活动。针对农村儿童暑期无人看护的问题,组织志愿者举办暑期课堂,30名志愿者开展暑期课堂支教,为56名小学生免费进行外语、音乐、美术等课程培训。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以“邻里守望 情暖乡村”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亲情陪护、自护指导等服务。      三、强化校园实践,不断优化提升育人功能   以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手拉手”校园实践活动为重点,通过“你来我往”式的互动活动,促进校地资源互通、优势互享、校地共赢。一是举办山东理工大学与周村区中小学“手拉手”活动启动仪式,在团的组织建设、实践活动、就业创业和团干部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二是选派优秀大学生代表参加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向身边榜样学习”主题队会,通过成长经历分享、大学生活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鼓励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组织全区54名师生代表赴山东理工大学观摩社团集中宣传纳新活动,参观体验大学生活,并与大学生骨干就校地共建进行专项座谈交流。四是组织大学生爱心社团与周村区特教中心结成帮扶对子,每周定期开展教学、生活照料、心理抚慰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帮扶弱势群体中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下一步,将逐步建立完善联系人、互访、研讨等工作制度,总结完善共建项目长效化机制,以学校为重点开展互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高校与企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优化共建内容,拓宽共建范围,努力开创地方与学校团组织互促共建的团建新格局。